连日来,朋友淑芬愁容满面。
儿子宅在家里,两眼盯着亮闪闪的手机屏幕,要么沉溺游戏,要么闲聊追剧,从曙光初照到夕阳退去。
儿子供职于河北一家能源公司,利用年假陪伴父母。
走上社会五个春秋了,儿子正处于打拼事业的黄金期。在淑芬看来,除了消遣娱乐,儿子应该读些书,人文的、专业的兼顾。毕竟,学海无涯,书到用时方很少。
读书固然很好,但不读书未必就不好。秀才造反,十年不成,足以说明书本不是万能的。
孩子大了,渴望自主选择想要的生活。甲之蜜糖,乙之砒霜。父母喜欢的,或许正是孩子厌恶的。
什么是幸福?幸福就是“我愿意”、“做自己”。
有人期待轰轰烈烈过一生,有人宁可平平淡淡度日月。
有人向往富贵荣华,前呼后拥;有人满足衣食无忧,三饱一倒。
孩子的人生道路,只能由他们自己独立设计,独立探索,独立开创,独立行走,独立负责。
试图让儿女事事听从父母的意志,既不应该,也不可能。父母一天天老去,正在被社会冷落,让时代抛弃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观念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。不必担心,更不该干涉。孩子,只要你幸福我愿意放手。
28岁的妙龄女子情愿嫁给82岁的耄耋老头杨振宁,由她去吧。天塌不下来。本来,金星是个七尺男儿,可非要做一个大手术变成柔弱女子,由她去吧。地球照样运转。
孩子快乐,父母能不快乐吗?
人与人不同。为了婚姻,有人寻死觅活。也有一些人,惧怕婚姻,逃避婚姻,是不折不扣的独身主义者。
1975年出生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,至今未婚。陈果是复旦大学的教授,她的课曾经比“双十一”还难抢。
登上“新闻联播”,被称为“心灵偶像”的她已经四十多岁,至今未婚。
清华大学、普林斯顿大学优秀教师颜宁同样未婚。她太热爱科研,没时间再爱别的人或物。她说:
“如果你选择去做全职妈妈,或者你选择去做文职人员,都没有问题。最重要的是,这是你经过思考,你独立的选择。你不是屈服于家庭的压力,不是屈服于社会的压力,要勇敢,要遵从你的内心,认真去想一想,你到底想要什么。”
婚姻只是人生一个选择,不是必修课,不是必须选择婚姻,我们的人生才圆满。每个人选择和感受幸福的方向和体会不同,何必要向别人看齐,更应该问问的是我们的内心,等你真正爱上自己的感受,你才是活的高级的女人,而不是用一个男人、一段婚姻来为你的人生定义。
幸福感从来与婚姻的状态无关,你的人生也无需向任何人解释。
As Lincoln said, “Most folks are as happy as they make up their minds to be.
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言: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,就有多幸福。
标签: